• 首頁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門診表
  • 診療項目
  • 看診進度
  • 醫師團隊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聯繫我們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院所介紹
    • 門診表
    • 診療項目
    • 看診進度
    • 醫師團隊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聯繫我們
預約掛號
  • 首頁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門診表
  • 診療項目
  • 看診進度
  • 醫師團隊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聯繫我們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院所介紹
    • 門診表
    • 診療項目
    • 看診進度
    • 醫師團隊
  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聯繫我們
預約掛號

姿勢不良引起的「上交叉症候群」

· 最新消息-公告

現代人長時間滑手機、用電腦、低頭工作,容易出現「上交叉症候群」。這是一種因姿勢不良導致肌肉長期失衡的狀態,常見症狀包括:

1. 肩頸僵硬、腰痠背痛

姿勢不良,肌肉支撐力不足或過度緊繃,都有可能造成腰痠背痛。輕則痠痛不已,嚴重時甚至有可能連站都站不直。而習慣性的聳肩則容易造成肩頸肌肉過度緊繃、發炎腫脹,嚴重時甚至連用手拿東西都會因牽動肩頸而疼痛不已。

2. 頭痛

重心前傾,整個背部、頭部、頸部都往前,像是整個人擠到電腦前的坐姿 或是長時間低頭滑手機,都容易因肌肉過度緊繃而引起緊張性頭痛。

3. 血液循環不良、壓迫內臟姿勢不良擠壓肌肉、神經,進一步影響到骨架,便可能壓迫到內臟。當胃腸受到壓迫而下垂,便可能導致消化不良;而若是肺部受到壓迫無法舒展,呼吸變得較為短淺,無法為身體帶來足夠的氧氣,血液循環不良,會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、工作效率降低,也會讓人更容易感到焦慮及疲憊。

4. 頸、椎、腰椎退化人體的脊椎從頭骨下方一路延伸至尾骨,包含頸椎、胸椎、腰椎、薦椎骨及尾椎骨,這些骨頭長期處於壓迫或是過度緊繃的壓力下,導致椎間軟骨萎縮、磨損,肌肉就會更容易痠痛、僵硬,甚至因為長骨刺而導致壓迫神經,引起手麻或腳麻。

正確的坐姿不僅要有相應的知識配合,挑選適合自己的椅子也非常重要。

1.坐椅高度及椅墊深度 由於辦公桌大多都是固定高度,因此能夠隨自己的身體狀況調節高度的椅子 就變得相當重要。至於椅墊,椅墊過小、大腿懸空過多,容易讓人想要翹腳或盤腿;但椅墊過深,整個人坐進去仍靠不到椅背,腰部支撐力又會不足。

2.坐墊材質及厚度由於坐下時身體主要是坐在坐骨上,若椅面或坐墊太薄、太硬,坐久了臀部很容易產生不適感,讓人想要調整姿勢,改為坐在臀部肉較多的地方。但這樣一來,身體變為後傾,甚至身體的重量壓在脊椎上,會引起一系列後續問題。

3.椅背是否能提供支撐 合適的椅子,在椅背的腰部位置最好有足夠的支撐,且椅背要高於肩胛骨下緣,這樣在休息倚靠時,椅子才能充分提供支撐。

在中醫角度,這樣的情況多與氣血不暢、筋脈拘急、肝氣鬱結有關。久坐低頭使氣機鬱滯,導致「上實下虛」——上焦氣血壅滯,肩頸緊繃疼痛;下焦氣血不足,易出現疲倦無力、代謝變差等現象。

🌿中醫調理方向

✅ 針灸:疏通經絡、放鬆僵硬肌群,如肩井、風池、天柱、合谷等穴位,改善氣血運行。

✅ 推拿與整脊:放鬆斜方肌、提肩胛肌,調整胸鎖乳突肌緊繃,改善頭肩比例。

✅ 中藥調理:針對氣滯血瘀、肝脾不調者,選用舒筋活絡、疏肝理氣的方藥。

✅ 姿勢訓練:配合復健伸展、呼吸訓練,恢復肌肉平衡,防止復發。

📍長期低頭不是小事,

肩頸痠痛若放任不理,

可能逐漸演變成「上交叉症候群」,

讓頭頸壓力越來越沉重。

中醫從筋脈、氣血著手,

幫助你重新找回輕鬆挺直的姿態。

Section image

上一篇
中醫針灸埋線減重|從「體質調整」開始,恢復身體燃脂力
下一篇
 返回網站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