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眼過度、頭痛上身?
用眼過度、頭痛上身?
·
現代人長時間盯著手機、電腦,最常見的就是「眼睛痠澀+頭痛脹痛」一起出現。
在中醫來看,這並不只是眼睛疲勞,而是身體發出的警訊:
肝血不足、氣血運行卡住,或久坐久盯螢幕造成氣滯血瘀。
🔎中醫怎麼看這類型的頭痛?
✨ 肝血不足型
• 眼乾澀、視物模糊
• 頭暈、頭痛在太陽穴
• 疲勞後更明顯
👉 常見於加班族、長期盯螢幕者
✨ 氣滯血瘀型
• 頭痛緊繃像綁著帶子
• 肩頸僵硬、眼壓感增加
👉 久坐、姿勢不良、壓力大者常見
✨ 肝火上亢型
• 頭痛脹痛、口乾口苦
• 眼睛紅、怕光
👉 熬夜、情緒緊繃者容易發作
中醫治療會依證型不同,透過針灸、耳針、藥物調理改善肝血、氣血循環與眼部壓力。
🌿日常中醫保養:讓眼睛與頭同時放鬆
1️⃣ 按摩三大明目穴
每日 2–3 次,每次 30 秒
• 睛明(眼內側)
• 太陽(眉梢外側凹陷)
• 風池(後頸兩側凹陷)
👉 舒緩眼壓、減少頭脹
2️⃣ 3C 每 40 分鐘休息 5 分鐘
• 遠望 6 公尺以上
• 閉目 30 秒
• 做 10 下眼球轉動
3️⃣ 肝血不足者:補血明目食材
• 枸杞、黑豆、桑椹
• 豬肝、深綠葉菜
👉 幫助養肝、減少眼乾頭暈
4️⃣ 肝火旺者:清肝降火
• 菊花茶、決明子茶(不宜過量)
• 避免熬夜與高油炸物
5️⃣ 肩頸放鬆
• 溫熱敷後頸 10 分鐘
• 減少肩頸緊繃造成的頭痛與眼壓
🏥中醫特色治療
• 眼部針灸:改善眼部循環、降低眼壓感
• 頭面部針灸:舒緩偏壓性頭痛、太陽穴緊繃
• 肩頸循環調整:改善長期姿勢不良引起的頭痛
• 肝血與壓力調理中藥方:從根本提升眼睛耐受度
👩⚕️患者實例分享
「每天用電腦 8 小時,眼睛乾到發痛、常常偏頭痛。
做了 3 次針灸加上中藥調肝血,眼壓感明顯下降,頭痛頻率也少了 8 成!」

